2022年4月30日

每天都进步#851 科学思维(四)在中医领域用科学思维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科学思维的话题。昨天我们说到了中医这个课题的争论。我认为中医被人们摆上一个翻脸话题第一名的位置,其实是有点没有必要的。因为中医这个话题争论的两个持方,严格说起来没有任何的冲突。毕竟,中医会引起争论的两个观点分别是,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证明,对垒中国文化精髓的这个争论。然而,为什么我们即不能同时拥抱中国文化精髓,然后还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证明这个中国文化精髓的可行性呢?

这个例子是存在的,就是屠呦呦研发出的抗疟疾青蒿素。因为这个研究成果,屠呦呦获得了临床医学界的最高成就,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同时也得到了科学界的最高成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样子的国际认可,难道不是一个用科学的严谨性来证明中国文化精髓的例子吗?

屠呦呦的肖像
图片来源:由Bengt Nyman - 自己的作品,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5490780

但是,你不要以为这个认可可以很容易得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只要翻开我们昨天说过的,屠呦呦参考的晋代药方书,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这本书的名字叫《肘后备急方》,里面除了青蒿以外,还记载了多达40多种治疗疟疾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用青蒿来治疗疟疾,具体的方法是握住青蒿,搅出汁来,喝下这个汁下去就可以治疗疟疾。这就是屠呦呦的根据,她就是从这一句话中得到灵感,从而从青蒿里提炼出了青蒿素,作为抗疟疾的特效药。

但是,这本书里面还记载了很多其他的办法,基本上都是不太靠谱的。比如说抱一只大公鸡,让它大声叫,就可以治疗疟疾了。又比如说拿一只蜘蛛,放在饭团里,给人吃下去,就可以治疗疟疾了。再比如说找一个很大的豆子,切一半,一半写一个日字,另一半写一个月字。然后左手拿着日,右手拿着月。然后面对太阳,把这两半的豆子吞进肚子里,就可以治疗疟疾了。

你看,这些奇奇怪怪的方法,你可以说他们都是有效的吗?你好意思承认说这些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精髓吗?当然不可以,但是这里面却又有一个确实有效的青蒿素哦。所以,当这么多不靠谱的方法,和一个确实有效的青蒿素摆在一起,这样的四十多种方法,你要怎样筛选出那个真的有效的青蒿素出来呢?当然就是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了。

让我们再次复习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要找出一个方法,来可以证实或证伪一个理论学说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叫做科学实验。那么,这些中医的理论学说,能不能被证实或证伪呢?其他的我不太肯定,但是这个治疗疟疾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而且也相对简单。找很多个患有疟疾的人出来,让他们试一试其中一种办法,看有没有效。再以此逐渐排查掉,这不就可以了嘛。而这就是科学精神,这也是可以让中医走入世界,让世界共同承认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中医还有什么药方是可以拿来进行这种科学实验的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9日

每天都进步#850 科学思维(三)为什么一定要选边站?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科学思维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翻脸话题的第一名,中医的课题。为什么说中医是翻脸话题第一名呢?因为这个课题很容易让人陷入价值观的争辩,这种争辩,有着清晰的两个阵营,其中一方抱持的看法是不相信中医,只相信西医,理由是因为中医根本没有科学根据,中医的领域属于非科学。至于另一方呢,则是很相信中医,甚至到了一个地步叫做不相信西医。他们认为,中医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精髓,中医的漫长历史中,拯救了无数的中国人,帮助了很多的中国人医治疾病。如果没有中医的话,那么估计中国人就都已经病死了,不存在了。

这样两派的阵营针锋相对,而让我觉得有点困惑的是,为什么需要有这样的争论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中医和西医这个问题里面选边站呢?难道我们不可以抱持着中庸的态度,在逼近真相的地方寻找一个自己可以相信的理论来跟随吗?毕竟,当我们认真的看这个中医争论的两个持方,他们的态度其实没有冲突的。一方坚持的是要有科学思维,另一方坚持的是中国文化精髓。难道中国文化精髓就不能用科学思维来论证了?难道中医的理论就无法设计出证实还是证伪的实验出来了吗?

这显然不可能,因为我们就确实有这样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屠呦呦的抗疟疾青蒿素。屠呦呦是一个中国的中医研究院的人,她在2000年左右的时间,大量的研究抗疟疾的药物,其中就有青蒿素这一种药。最后,她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2011年的时候,得到了临床医学界最高的荣誉,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之后在2015年,和另外两个在针对寄生虫疾病的研究员一起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屠呦呦还独占一半的奖金。能够让屠呦呦获奖的,是她的抗疟疾青蒿素。很多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就认为,这一个荣誉,其实不止是给了屠呦呦,而是还给了中医这个中国文化精髓。

屠呦呦的肖像
图片来源:由Bengt Nyman - 自己的作品,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5490780

这是因为,屠呦呦在之后的演说里面有提到,她是在晋代的一本医学药方书里面,找到了这个关于青蒿素的方子。之后呢,她就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然后把它制作成了特效药。这个特效药果然确实对疟疾的治疗很有效,所以她就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肯定。

所以你说,这个例子,是不是对于中医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国际医学界对于中医这个传统草药的一个认可呢?确实。但是呢,你也不要以为这个认可来得很容易,因为这里面必须要经过严谨的现代科学实验的精神。至于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复杂事情呢?今天的篇幅也用完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听说过屠呦呦的青蒿素的故事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8日

每天都进步#849 科学思维(二)证实与证伪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科学思维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很多人其实不太了解真正的科学思维是什么意思,会很容易误会成只要是科学家说的就是科学,只要牵涉神魔鬼怪,或者是习俗信仰,就不是科学。但是其实真正的科学思维,在于三个字,可证伪。对于科学来说,一个理论是不是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理论是否可以证实或证伪。白话文来说就是,有没有一个办法来证明,这样的理论是对的,或者是错的。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思维。

我们在以前的节目里,有聊过这个证实和证伪的理论,不过并没有太深入的去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下这个可不可以证实或证伪的科学思维。如果一个理论学说,无法被证实或证伪,就不叫作科学思维,我们只能把这一类的理论学说,归类于非科学。就好像很多的神学、灵异事件、习俗信仰这些事情,都是属于非科学的。但是呢,如果这个理论学说,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得出这个理论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话,那么这个理论学说就是一种科学理论。所以,科学既不是寻求真相,也不是追求真理。科学追求的,是想办法用实验来证明一个理论学说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因此,对于某些我们归类他是非科学的领域,就是做不到这个证实与证伪的这个环节,我们没办法通过简单或复杂的实验来证实或证伪这个理论学说。比如这个世界有没有鬼这样的议题,就没办法证实,也没办法证伪。我们即没有办法通过实验或者是仪器找到鬼的存在,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否认鬼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没有鬼这个议题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了。

而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再提一个非科学的领域,叫做中医。其实中医也是这样的一个领域,既不属于全球范围接受的科学领域里,但是却又是几乎所有华人信仰中的一部分。甚至,中医这个课题,还被称之为翻脸话题中排第一的课题。其实要我说的话,很多这些翻脸话题里,都几乎是在争论科学思维的。好这是题外话,拉回来我们的这个中医课题,为什么中医被称为翻脸话题呢?

翻脸话题:中医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306733087_531676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些人不相信中医,甚至是抵触中医,说中医不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理论体系。然而,相信中医的人却又很自然的嗤之以鼻,说如果没有中医的存在,那么估计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而死了,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可以出世呢?所以我们不要忽略了祖宗的智慧,也不要抛弃这种流传下来的文明结晶。

既然能被称为翻脸第一的话题,自然是演化成一种价值观的对立。这种价值观可以说是科学与习俗的对立。因此,要仔细展开讨论的话,我们可以聊很长很长的篇幅,不过今天的篇幅用完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在你相信的理论学说中,有哪一些是没办法被证实或证伪的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 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7日

每天都进步#848 科学思维(一)什么是科学关心的事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要来聊的是一个新的课题,这个课题有一点刺激,因为我们要来聊的,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如果你拿这个问题问学校的科学老师,就会告诉你科学是一种研究这个世界真理的学科。很简单的解释,但是很不全面。因为这种所谓的研究世界的真理的说法,似乎只有在学校范围里面可以被这么说。在学校毕业以后,我们就会开始踏入社会,然后接触各种各样的资讯。这些资讯有很多都是被一些权威的机构背书证实的,而且往往都是用经过了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但是,也往往,这些所谓被科学证明的资讯都是错误的。甚至,越往学术界的顶端走,你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互相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在批评彼此的逻辑和观点。搞到最后,我们都不知道什么资讯是正确的,什么资讯是错误的。

科学
图片来源:https://www.16pic.com/sucai/2705096.html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根据美国的一位华裔物理学家万维钢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对于科学的认知都很不全面。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其实,科学真正关心的,并不是什么真相,科学提供给你的,也不是什么正确的结论。科学真正关心的东西是相反的,也就是什么东西可以被证明是错的。用一个很学术的词来形容就是,可证伪性。

举一个例子给你听你就知道了,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鬼。你听听看这问题,问得是多么的不科学。很多人会认为说鬼怪这种东西,不是科学,科学证明不了鬼怪的存在,所以鬼在科学里面是不屑于讨论的。但是也有很多的人却会反驳说,科学证明不了不代表它不存在。你看我们的世界有那么多的灵异事件,难道不是一种证明了鬼的存在吗?

鬼真的存在吗?
图片来源:https://m.mingzihui.com/tansuo/2019120313061.htm

但是,这两种说法,在真正搞科学的人眼里,都是不对的说法。原因嘛,鬼并不在科学的研究范围里面,因为我们无法对世界有鬼这句话找到证明他对错的方法。毕竟我们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我们的仪器无法测量也不代表它不存在。甚至我们在地球找不到可能是时间不对,或者可能不在地球,在外太空等等的。既然横竖我们都无法证明鬼到底有没有存在,那么鬼这个课题就是一种非科学的,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注意我的用词,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这领域不属于科学的领域,科学对它不关心,而不是否定它的存在。

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说法,你说我们只要在半夜十二点,连续单脚跳二十下就可以看到鬼,这样的说法科学就会有兴趣来研究了。为什么?因为可以证明它是错误的啊。只需要大范围的找各种各样的人来,在半夜十二点连续单脚跳二十下,看看他们有没有看到鬼,就可以知道这个说法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嘛。这就是一个可以证伪的例子。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觉得有什么课题可以被证伪,但是现代的科学却避开去研究的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6日

每天都进步#847 问问题的学问(七)重点在学会思考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根据我收到的学生问题,聊到了什么是烂问题,以及为什么这样问是烂问题。原因是因为,烂问题问出口的目的,其实是在要答案。然而,在不同前提背景和脉络的情况下,你拿到的答案,可能不适合用在你自己的情况里面。这样的情况用在数学的问题上面是适合的,毕竟我们很容易看到一种情况,老师解释这一题的做法的时候,你都明白,可是自己做的时候都不会做。

会有这样的状况就会让我想要说,问问题的境界,应该从单纯的要答案进阶,成为问思考,问逻辑。其实,一个好问题,并不是在于问出一个问题而已,而是应该有一个来回对话的过程。没错,与其说问问题,不如说互相讨论。当讨论发生的时候,双方会发生思想碰撞,发问者通过说明自己的思考逻辑,寻求回答者的看法与解说,再从此展开一定来回的对话。这才是真正理想的问问题的境界。

然而, 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除了前天所说的做好功课以外,还需要调整自己的信念。这个调整自己的信念目的就是,明确自己问问题的目的。如果有些问题,可以直接通过谷歌或简单的查询就得到答案的,那么这种问题其实不值得浪费时间发问,因为自己查一查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发问的,正是这种查了资料也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而问问题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要找到答案,而是为了要学会思考。

问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为了学会思考。这一句话真的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也让我了解了,我一直鼓励学生问问题,可是对于一些太浅白的问题有稍微不耐烦的原因。因为这种问题都是直接找答案的,并不是在学思考的。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我就必须另外附加一些引导,用问题来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是什么,才可以真正的对症下药。了解了这点之后,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不只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其实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在人生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只是想要从别人身上找到答案的话,那么这其实有点不太负责任的感觉在里面。因为这就好像昨天我们说过的那样,在别人身上找答案,其实就是想要把生命的责任推给别人负责,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把他扛起来放在自己的肩上。而这也会更进一步衍生出一个观点,你问问题的方式,是不是也间接的反映出了,你自己过生活的方式呢?你究竟是一个想要把责任甩锅给别人的人,还是你是一个想要学会思考,进而自己解决问题的人?这会从你问问题的方式,看出一二来。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以学会思考为目的而发问呢?还是你比较喜欢直接问出可以得到答案的问题。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5日

每天都进步#846 问问题的学问(六)别问答案,请你思考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要从问烂问题的地步,提升到问出好问题的地步,我们要做的是,避免问出直接要答案的问题,而是问出一个可以刺激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你学会对方的思维而进步,从而可以将这个进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要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昨天说出了第一个方法,问问题前要做功课。而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说出了我遇到的经验,也就是我通常会被学生问到的烂问题种类。通常我遇到的烂问题就是,通过WhatsApp,拍一张照片加三个字,怎样做。以及实体课面对面的时候,要我就一个章节重新讲多一次。这种问题虽然是烂问题,但是还是好过不问,所以我依然还是耐心的回答。但是,如果你可以探察出这样的问题烂在哪里,那么就有助于让你的思维更进一步,帮助你问出好问题。

那么,这样的问题烂在哪里呢?三个方面,第一,这种问题是直接要答案的问题。当我直接给你答案,你可能就会无法思考。第二,这种问题我看不到你的思路,当我看不到你的思路,我就没有办法知道应该怎么刺激你的思考。第三,当你问出这种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你自己并没有在心里面整理过,你自己对于整个情况是懵的。这样哪怕我再解释多一次,你也可能只是好像听懂,可是实际不会做的。

问问题前,要先做功课
图片来源:https://kknews.cc/zh-my/education/mplr9zp.html

所以,不管是WhatsApp直接问怎么做,还是实体课面对面要解释多一次,都不是好问题。因为这都显示出一个现象,你还没有做好功课,你不知道自己遇到的问题核心到底是什么。所以,只需要多做一点点改善,你就可以从只能问出会让人反感的烂问题,变成可以问出让人愉悦的好问题了。这调整就是,先自己整理到底自己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如果整理不出自己问题的核心,那么就把自己的思考脉络附加上去。

没错,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在收到这种烂问题的那一刻,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会引导思考。其中的办法就是会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当学生只会说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我就要进一步要对方把自己的做法拍下来,或者是问几个引导性的问题来调查到底哪里不会。但是这过程需要时间,而我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很难对全班每一个人的问题都用这种引导思考的方式。因此,如果你可以自己先一步问自己,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自己的回答状况附加在问题里面的话,那么这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具体,也会让回答问题的人知道你真心在求教,你有事前做出功课。

最后,我一定要强调,这是让你从问烂问题提升到问好问题的修炼。千万不要因为这个修炼有困难,而最终选择不问。因为哪怕是问出一个烂问题,也绝对会比你不问问题来得好很多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在问问题之前,会不会先做好功课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4日

每天都进步#845 问问题的学问(五)从要答案到激发思考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要怎样从问出烂问题,提升到问出好问题的境界。这就不得不说一说,什么是烂问题了。而我昨天给大家的答案是,烂问题是一种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

这种想要一个答案的问题,指的并不是说你为了要理清某个事实而问出的问题是一种烂问题。其实当你想要探讨事实和观点的时候,问出一些问题来让你找到答案不是不可以,甚至当你可以问出找到答案的问题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能力。这样说来,我所谓的想要答案的烂问题,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指当一个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他想要找答案而问出的问题的话,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个烂问题。原因像我昨天说的,每件事情前提背景脉络都不一样,所以和别人要答案并不妥。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等于了要当事人放弃思考,跟随别人的答案行事。这种失去掌控感的人生,会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事情感到更加的无奈和讨厌。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状况的时候,要问出一个好问题,境界就是在于,避免问出一个只是要答案的问题。那么究竟要怎么避免自己要答案呢?方法是问出一个可以刺激思考的问题。没错,要问出一个好问题,就是要学习对方的思维模式,学会好像对方一样思考。那么当你将这种思维模式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可以因为不同的前提背景脉络,而做出不同的决定,甚至可以因此为自己的人生负上全责。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问出一个可以激发思考的问题呢?有几个要点。不过今天可能只来得及说第一个,那就是在问出任何问题之前,要先自己做功课。什么叫做功课?就是你要先自己理清到底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我在每一次学生问我问题的时候都会很有感。因为,我有很多次类似的经验,学生对于自己的课业知识点不是很清楚,于是就会跑来问我。如果是通过电话WhatsApp问我的话,通常就是一张照片,然后再加三个字,怎样做。而如果是实体课面对面询问的话,最常见的问题是,老师这个某某章节可以再讲一次吗?

问问题前最好先做功课
图片来源:https://kknews.cc/zh-my/education/mplr9zp.html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心里面是会冒出反感的心态的,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将这个反感表示出来。因为我清楚的知道,一旦我有反感和不耐烦的话,学生可能以后就宁愿不会也不要问了。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宁愿学生问出烂问题,也不要憋着不问问题。但是,这种问题,他又到底烂在哪里呢?

没想到篇幅竟然用完了,连第一个层面都还没有讨论完。所以,这种问题到底烂在什么地方,我们明天才来揭晓答案。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我们在问问题之前应该要怎样做功课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3日

每天都进步#844 问问题的学问(四)烂问题是什么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完了不问问题这个课题,也就是探讨了为什么我们不喜欢问问题,以及要怎样突破不问问题变成宁愿问出烂问题也要问问题的地步。那么今天,我们要再进一步,将自己的等级提升,从问烂问题,变成问出好问题。

升级自己,问出好问题
图片来源:https://699pic.com/tupian/wenti.html

要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大概先理清,我们通常会问出一些怎样的问题。或者说怎样的问题是属于烂问题。对我而言,学生问我有关于课业的任何问题其实都不是烂问题,毕竟我真心觉得与其你藏着掖着,不如你干干脆脆的询问出来。当我知道了原来这样基础的问题你都不会的话,那么我就懂得要怎样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当这个问题不牵涉到学校的课业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真的有好坏之分了。

那么,总结而言,所谓的烂问题就是,直接想要一个答案的问题。注意,我要再强调一次,这个要答案的问题是烂问题的说法,不包括在学校的课业问题。那么既然不是属于学校的课业问题,就是属于人生的建议问题。但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而且自由的,你拥有对于你人生的责任,你也应该对你自己的人生的选择负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想要负责自己的人生,想要问出是不是怎样怎样?应该要如何如何?以及怎么办?这种问题。这种问题就是要答案的问题。

为什么说这种要答案的问题都是烂问题呢?理由有好几个。第一个理由是,被问的人,也就是要回答你问题的人,并不是你自己。如果你问出这种直接要答案的问题,对方不在你的世界里面,他不会知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前提背景与脉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方又要如何好好的回答你的问题呢?就好像如果学生跑来问我,我很粗心,每次考试都会做,可是每次都被扣分到不及格。那么你觉得我应该要怎样回答?是真的给出一个改善你粗心状况的答案吗?可是我又不是你,我怎么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容易粗心呢?更不用说我也不知道什么办法对你而言是有效的改善。

不止如此,这也会引申出第二个理由。因为会问出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指望别人给他答案,然后他只需要照做,就可以将自己的问题给解决掉。就好像问出自己粗心怎么办的学生,就期待老师给出答案以后他可以照做然后从此不粗心一样。但是,实际上这不可能。因为这等于要这个发问的人放弃思考,放弃自己对于人生的掌控。这种根据别人的答案来做决定,很难真的会开心。因为如果问题真的被解决,你会认为是对方给予你正确的答案,所以功劳是对方的,而不是你自己经过了努力之后争取回来的。这样子你对于自己的人生的掌控权会很弱,从而会有对于生命不满的状态。

课题还没有说完,可是篇幅却用完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自己所问的问题是属于好问题,还是烂问题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2日

每天都进步#843 问问题的学问(三)以为自己会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不问问题的其中三个原因,分别是习惯了自己解决、害怕被嘲笑、以为自己理解所以没有问。我们已经探讨了前面两个原因和心理动力,以及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针对第三个原因来继续进行探讨。

第三个会让我们不想要问出问题的原因是,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以不问。这个现象在我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是不理解的,我一直以为,当学生不问问题的时候,原因都出在不想要问问题,或者是不敢问问题。从来就没有想过说,以为自己懂了,所以不需要问问题的状况出现。再然后呢,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到有很多的学生都不会解题,从而觉得这些学生不问问题是态度问题。

但是,在我经过了教专的课程之后,我就真的发现,有时候并不是不要问,而是以为自己不需要问。没错,在很多时候,我们上课的时候,都只是在听,在观察老师的演示。这样的学习模式不是说不好,而是只有输入的环节,而没有输出的环节。这种只有输入的学习模式就会导致到我们以为自己学会了,毕竟在输入的过程之中,我们能够了解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我们也能够明白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子解题,每一步流程的思路是什么。于是,我们就会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所有的课程内容,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在老师问说有没有问题的时候回答没有问题。

但是,当我们需要输出的时候,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题,或者是把这个课程教给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很快的就会发现到,原来自己的了解是不够透彻的。很多的前提和背景,老师可能忽略了没有解释,又或者是老师认为这些是我们学生应该要已经具备了的前提知识,甚至有些情况是没有办法通过语言完整的将整个前提和脉络解释的,或者是当场景改变的时候,无法直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生硬的搬运过来。所以,我们才会在需要考试的时候,也就是在输出的时候才发现到自己的问题,才发现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会,才发现到自己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询问的。

了解了这个现象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进行输出。在上完课以后,哪怕当时候你觉得自己明白,也必须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复习和检测。最好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解题,另一种则是把这个知识教给另一个人。前者可以确保你调动出所学的知识,帮助你应付考试需要你掌握的要求。后者则是更有效的调动你所有的理解,如果对方有问题问你的话,那么在回答问题的交流中更加有效的帮助你掌握这个知识点。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试过上课听老师讲解的时候都明白,可是自己操作解题的时候都不会做的经验呢?你是怎么应付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1日

每天都进步#842 问问题的学问(二)害怕问问题的原因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问问题这个课题。昨天我们说到了问问题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这个问问题的程度,可以从最差的不问问题开始,到下一步的问出烂问题,然后最厉害的问出好问题。昨天我们开始了这个问问题的探讨,从为什么我们会没有问题问这个情况开始探讨。于是,我聊到了,通常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在我的解释之后,往往也不会问问题的原因。分别是:习惯了自己解决疑惑而不是问问题、害怕自己问出烂问题而被笑、以为自己理解所以没有问题问。

既然有这样的三个原因,那么我们自然从这三个方面来好好的探讨这些状况要怎么克服。首先是习惯了自己解决疑惑而不是问问题。这种心态再往深探讨的话,就会变成,不想要麻烦别人,或者是害怕自己被讨厌。没错,宁愿自己解决疑惑而不敢问问题是因为觉得问了问题就好像在麻烦着别人一样。这种害怕麻烦的性格再更深层次的探讨就是,害怕自己因为麻烦了别人,而被别人讨厌。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心理障碍。因为我们曾经做过一集节目来解说这个现象。不好意思,麻烦你了,不是一句真的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从而让你被讨厌的话。而是一句可以让人更加愿意的帮助你的一句请求。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第二个原因,害怕自己问出烂问题而被笑。这个我就可以用一个叫做聚光灯效应的心理学效应来解释。聚光灯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会过度的高估自身的言行举止被别人关注的程度。怎么说呢?简单来说,你以为自己会问出烂问题而被耻笑,然后被永远记得自己是一个很愚笨的人。但是实际上,人们可能会在当时候笑一笑,然后过后就很快的彻底忘记了这件事情。

不要以为这只是我在这边随便忽悠你的说法,因为这是有实验依据支持的心理学效应。这实验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实验要求受试者穿上一个印着很夸张搞笑的图片的衣服,然后在校园里面走一走。之后呢,受试者就要猜自己会被多少人注意到他穿一件有很夸张图片的衣服,以及实验人员还会认真的调查看看到底真正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件衣服。实验的结果显示,受试者会以为自己会收到45%的关注度,但是实际上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他的这一件衣服。甚至在过了一天之后,能够记得这件衣服的人就变成了寥寥无几了。

没错,在你问出愚蠢问题的那一刻,你或许会被人笑,但是你是绝对不会被记住的。但是,如果你因为害怕自己被记住,从而不敢问问题的话,那么你就是在将自己进步的可能性掐断。这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现象,因为一个无伤大雅的聚光灯效应,就把你给烤焦了。

最后的一个原因,以为自己理解所以没有问问题。这个原因已经不够篇幅来探讨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来和大家剖析这里面的心理动力。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应该要怎样加强自己问问题的勇气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20日

每天都进步#841 问问题的学问(一)问问题的层次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来换一个课题,今天我们来聊怎么问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是一个什么奇葩问题,要回答问题或许很难,但是要问问题很难吗?其实嘛,问问题感觉不太难,但是实际上要问出一个好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说真的,一个好问题,可以引导出好答案。而一个烂问题,就很难引导出所需要的答案。虽然我们在很多场合的情况下,我们都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没有烂问题,也没有不好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不问问题,那么就有很大问题。但是,我想要说的却是,这说法要带出来的资讯,并不是说你可以问烂问题也无所谓,而是哪怕你问烂问题,也会比你不问问题来得好。

问问题
图片来源:https://www.tukuppt.com/muban/oakrnokx.html

没错,在问问题的这个领域里面,最差的情况是不问问题,接下来就是问出烂问题,最好的自然是问出好问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不问问题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想办法问出问题。而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会问问题的人的话,那么你接下来的修炼就应该是,懂得怎么问出好问题。

循序渐进,是我们对于任何课题的探讨应该要有的态度。所以,对于这个怎么问问题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态度。因此,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怎样改变自己,从不会问问题,到问出一个问题来。

要解决这个情况,方法就是要克服这个不敢问问题的心态。那么这就会引出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会不敢问问题。以前的我在担任一个老师的时候,我也是很奇怪为什么学生每次在我解释完之后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说我的解释很清楚,学生都明白从而没有问题的话,那这就还好。可是后来的考试和评估给我的结论都是,学生其实都不太明白我所说的内容。那么,既然你都还没有学会,那么为什么会没有问题呢?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学生心里面确实有疑惑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而无法将问题问出来。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自己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不问问题的环境,所以有问题就想当然的想要自己解决。又或者是自己害怕问出一个愚蠢的问题,从而成为了被老师或同学取消的对象,导致自己的心灵受伤。

以上所说的原因当然是属于学生不问问题的原因,也是我认为多数学生不问问题的原因。因此,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想办法撬开学生的口,然后让他好好的把自己的问题问出来。哪怕是一个愚蠢或是低级的问题也无所谓。至少这种问答的环节会有交流,让我通过交流知道学生们的想法和理解程度。

然而,这些并不完全是人们不问问题的原因。因为人们不问问题的原因还有一个,而且是属于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人根本想不出有什么问题来问。会有这个想法是在我加入了教专学习之后才有的。因为就是在教专的学习过程中,我变成了一个学生,也终于有机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一个课堂。

那么这里面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探讨的呢?今天的篇幅也用完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是属于不问问题,问烂问题,还是问好问题的人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19日

每天都进步#840 贫穷的本质(十一)困难的脱离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贫穷的本质》。我们已经聊了好久的贫穷这个课题,所以也差不多该结束这个系列,换一个新的课题了。最后的一集节目,我们来聊要怎样彻底的改变贫穷的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甚至这本书的作者做了那么多研究也得不出一个太好的答案。大家只能依靠政府和群众的力量,一点一滴的慢慢改善整个社区的环境。而这种改善,绝对需要有富人的加入,因为他们有很多的余裕进行慈善。但是,只是拥有慈善的援助是不足够的,这世界还需要有像本书作者一样,使用科学的办法来研究和探讨出一个最适合的方案出来才可以。换句话说,我们即需要资源的帮助,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和调查。

或许你对於援助贫穷的人这个做法还是觉得有点不忿,认为有些人会贫穷,是因为他们自己不争气,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哪怕是因为信念和知识的不足,也是因为他们先天的性格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去获取知识。但是,保持这样的想法对于贫穷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或许确实因为性格和态度的问题所以陷入了贫穷的状况,但是也有很多是因为环境使然,导致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摆脱贫穷的问题。

要更加的确切说明这个现象,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援助的行动,有两个人就身体力行的做出了实验。这两个人分别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芭芭拉和香港的商业大亨田北辰,他们两人就亲身进入了贫民区去体验生活。他们体验的方式是,直接身无分文的进入贫民区,看看这两个原本的身份就是有钱人的人,能不能通过他们的知识和毅力,从贫穷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芭芭拉的肖像
图片来源:由David Shankbone - David Shankbone (own work),CC BY-SA 2.5,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753581

结果就是,芭芭拉体验了三个月最低薪资的生活,田北辰则是连两天的生活都过不下去。而他们的这一种体验直接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贫民的生活,会被无时无刻的生活压力所逼迫,每一天都需要为下一餐而烦恼。当他们挣到足够他们糊口的钱的时候,往往就是已经精疲力尽,没有办法再做其他的事情了。所以,这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士,真的会被稀缺的心态笼罩着自己的生命。因此,哪怕他们曾经是富翁,哪怕他们拥有毅力和知识,当他们被放置在一个贫穷的环境的时候,他们也很难从这个老鼠回圈中脱离出来。

田北辰的肖像
图片来源:由VOA -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hong-kong-ce-20190614/4959124.html,公有领域,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9698470

因此,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想要从最贫困的底层脱离出来,我们可能需要很多的帮助。最迫切的帮助依然是思想的教育,不改善穷人的生活态度,很难引导他们储蓄和投资。但是,在这一点之后,我们也要对他们有所援助,慢慢而且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一步一步帮助他们脱离贫困的境地。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我们还能够怎样帮助穷人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18日

每天都进步#839 贫穷的本质(十)为蚊帐做实验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贫穷的本质》。昨天我们说到了疟疾的克制方法,使用蚊帐。然而,坊间却有很多很奇怪的声音,包括了不花钱、不珍惜、依赖性的问题。为了要准确的证明这些猜想,作者和研究团队就进行了一次实验。就是用不同的优惠卷和后续调查测试看看他们是否愿意使用优惠卷。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穷人们确实在越便宜的时候越愿意使用优惠卷,同时不管他们用多少钱购买的蚊帐,他们都愿意使用。

其实,这个实验团队进行的实验不只是这两个步骤而已,他们进一步派发第二轮的蚊帐优惠卷。这时候这蚊帐优惠卷就统一是可以用两块钱购买蚊帐的,同时派发这个优惠卷的时间刚好是在一年之后。这蚊帐使用了一年的话,估计就差不多是破破烂烂的了,可以换新的了。会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看看,如果免费派发蚊帐的话,这些穷人们会不会有依赖性,就是会依赖你免费派发的蚊帐,之后无论是要花多少钱来买蚊帐的时候都不会愿意买了,只愿意等着别人免费派。

可是,这个调查的结果显示,并没有这种依赖性的存在。这个第二轮的优惠卷,会使用来购买蚊帐的人数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和之前第一轮派发两块钱美元的优惠卷几乎一摸一样。这等于了,无论是自己花钱买,还是免费得到蚊帐的这些穷人们,都会愿意再次购买蚊帐。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是习惯了免费得到蚊帐,而是已经习惯了拥有蚊帐的新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不会带来太多的不便利,同时还可以保护家人们使他们不会遭受到蚊子叮咬,从而隔绝了疟疾的传播。这些都是很有用的情况,也是可以改善疟疾状况的情况。

换句话说,作者的研究团队得到的结论是,大家还是努力把蚊帐搞起来。号召更多的人捐款购买蚊帐,然后送到这些受到疟疾这一种疾病威胁的地方。帮助他们把拥有蚊帐的生活习惯建立起来。大家的担心比如说什么免费派蚊帐会有依赖性啦,或者是免费的东西不珍惜啦等等,这样的担心并不是事实。真正的世界并不会如此运作,穷人们还是愿意领取免费的东西,同时也愿意用这些免费的蚊帐真的改善自己对于疟疾的威胁,甚至也愿意在日后的日子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购买蚊帐。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在每一个肯尼亚的家庭里挂上蚊帐,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疟疾。甚至哪怕是只有一半的家庭拥有蚊帐也好,也都可以有效的切断疟疾的传播途径。毕竟可以用来作为疟疾的宿体已经被蚊帐隔离开来了,那么疟疾的传播就不会那么的严重了。

努力把文章普及
图片来源:由无法识别作者。根据版权声明推断作者为Soman。 - 无法识别来源。根据版权声明推断为其自己的作品。,CC BY-SA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90992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是否愿意为改变一个肯尼亚的家庭,而捐出十美元来购买蚊帐给他们呢?这样他们就可以免受蚊虫滋扰,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疟疾的感染了。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2022年4月17日

每天都进步#838 贫穷的本质(九)关于疟疾

 

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贫穷的本质》。昨天我们说到了关于贫穷人家的健康问题,这个健康问题谈到的是疫苗覆盖率的问题。今天呢,我们来聊另一个也是和穷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课题,这个课题叫做疟疾。疟疾是一种由蚊子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每年夺走了大约90万条生命,其中大部分都是身处于非洲的贫穷地区。换句话说,这个疟疾可以说危害了很多穷人的健康。而要解决这个疟疾的问题,基本上就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消灭蚊子,第二种办法则是使用蚊帐。说实话,消灭蚊子有点不切实际,在这种贫穷地区里,到处都有可以让蚊子滋生的地方。别说贫穷地区了,富人地区不见得没有蚊子。只不过,富人地区的住宅通常会有空调,拥有空调的住宅是一个密闭空间,蚊子飞不进去,所以富人地区才不会有疟疾肆虐的问题罢了。那么第二种使用蚊帐的办法,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实惠的办法了。但是,问题是,既然蚊帐这种便宜的物资可以有效的解决疟疾问题,那么为什么非洲还是会被疟疾这种疾病所困扰呢?难道非洲地区的人没有蚊帐?穷人们是买不到蚊帐还是买不起蚊帐吗?

蚊子,疟疾的传播媒介
图片来源:由Jim Gathany - This media come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PHIL), with identification number #5814.Note: Not all PHIL images are public domain; be sure to check copyright status and credit authors and content providers.العربية | Deutsch | English | македонски | slovenščina | +/−,公有领域,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99284

要确实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作者的研究团队一样深入贫穷地区做起了调查。对于这个疟疾和蚊帐的问题,研究团队来到了非洲的肯尼亚做调查。研究团队,就在肯尼亚随机分发四种优惠卷,分别是免费领取蚊帐的优惠卷,以及要花一块美元买蚊帐的优惠卷,两块美元买和三块美元买的优惠卷。大家请注意,要制作一个蚊帐,成本高达十美元。其实十美元也不贵,花上区区十块钱美元就可以救下一个家庭免受疟疾的危害,还是很划算的。

之后呢,研究团队就开始统计,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使用优惠卷拿到蚊帐。免费领取的有100%的人领取,毕竟不拿白不拿,所以每个人都愿意领取蚊帐。然后呢,要用越多钱来购买蚊帐的人就越少,直到最后愿意用3块钱美元的代价来购买蚊帐的人,就只有区区的20%。这说明了,在这些贫穷地区的人,对于哪怕只是3美元的代价,也是很看重的,不愿意花上这个代价来购买蚊帐。

蚊帐,便宜又有效的方法
图片来源:由无法识别作者。根据版权声明推断作者为Soman。 - 无法识别来源。根据版权声明推断为其自己的作品。,CC BY-SA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90992

研究团队的实验不只是这样而已,他们进一步研究,去调查看看,这些拿到蚊帐的人,到底有多少的比例是真正使用了这些蚊帐,而不是将蚊帐丢掉,或者直接改装成渔网来捕鱼。最后的调查显示,这个使用蚊帐的比例很一致,不管是免费领取的,还是花钱购买的,拿到蚊帐之后使用的,都有80%左右的比例。这代表了坊间的一个说法,不可以免费提供蚊帐给穷人,要不然他们不会珍惜这句话,是不对的。

蚊帐的故事还没有说完,但是今天的篇幅却用完了。所以我们明天继续聊。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对于疟疾的这个疾病有什么了解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