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每天都进步,这里是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快思慢想》这本书。昨天我们说到了一个叫做马后炮效应的现象。所谓的马后炮效应,其实是以最终的结果来检讨事前的决策是否正确的一个情况。当最终结果是好的时候,那么事前的决策就是好的、正确的、英明的。但是如果最终结果是坏的时候,那么就是这个决策是差的、错误的、愚蠢的。但是,就犹如我在《高胜算决策》的说书影片中说到的一样,我们应该让结果和决策品质分割开来。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啊。
《高胜算决策》的封面 图片来源:https://www.popularonline.com.my/cnsimplified/catalog/product/view/id/114508/s/9789578950672/ |
其实,别说把结果和决策品质分割开,我们人类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事后的结果而修改自己事前的记忆。作者的学生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邀请了很多美国人,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俄罗斯和中国之前,问出了15个问题,这15个问题都是关于美国和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外交和政策问题,比如说毛泽东会不会同意见尼克松、美国是否会承认中国、美国和苏联会否在某些外交课题上取得重大的突破等等。受试者被要求对这些情况预测它会发生的概率。
后来,在尼克松的访问结束以后,也就是当以上的这15个问题的答案都被揭晓之后,试验人员邀请回同一批的受试者,要求他们回忆起每一道问题中,自己曾经做出过的概率是什么。结果让人吃惊,因为受试者会夸大他们自己给出的概率。虽然老实说,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记得自己预测的概率是多少,毕竟只是随便预测的罢了。但是事后的调查却发现到,当这件事真的发生的话,受试者会倾向于认为自己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定会发生,所以他们在第二次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预测概率是偏高的。哪怕他们在事件还没发生的时候,给他预测的概率可能很低。
这实验就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我们是真的会被结果影响自己的认知结构。我们会在结果出来之后,以为自己在事前是英明神武的。我们会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甚至我们会因此推己及人,根据结果来认为某些人的决定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这无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这已经脱离了运气的范畴了,这让人直接错误的觉得,一个好的结果代表了没有人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一个不好的结果就一定代表了有人需要为此事负责。然而,在决策做出之前,我们其实是不可能知道结果是怎样的。所以,这样一来,为了不要负责,为了不要被责罚,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安全的方法。哪怕这方法不代表会对所有人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这方法最后能让自己免于责难。这就让整个社会失去了冒险的心态,也自然就会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动力。
最后要问大家的问题就是,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情况呢?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和我分享讨论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就请你按赞并且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所制作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请你不要吝啬于订阅我的频道,同时别忘了开启小铃铛,那么你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资讯了。天地海课室,陪你每天进步1%。我们明天见。
天地海 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